首页 > 滚动 > 内容页

吐蕃人为何总是打不过蒙古人 你看看他们奴隶和盔甲的价格对比就知道了

2023-06-29 16:15:51 来源:个人图书馆-炫叶楓雪


(资料图)

吐蕃帝国是唐朝最强大的敌人,但吐蕃帝国的后代却经常被蒙古人击败,在明军的人头价目表中蒙古人的脑袋也远比吐蕃人值钱。吐蕃人打不过蒙古人这不是人种问题,就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,不信,我们看一下蒙古人和吐蕃人奴隶和盔甲价格对比。

吐蕃帝国是一个不战斗就会自我崩溃的战争巨兽,吐蕃帝国的人口数量在300万到500万之间,除了吐蕃本族人口,它名下还有党项、突厥、氐羌、沙陀(就是五代十国时期非常活跃的那个民族,属于突厥部落)、吐谷浑等被征服的部落,以及部分南诏(能一次迁徙20多万户,也是东南亚一霸)、印度西北部和唐朝河西、陇右人口(唐朝史书的记载是陷落百万人)。吐蕃帝国有从中亚得到的锁子甲,有从中原获取的汉人工匠,它的铠甲甚至受到了唐军和阿拉伯帝国的赞叹。吐蕃鼎盛时期,战士的披甲率很高,可能不次于唐军。

吐蕃最重要的经济部门可不是游牧,而是农业。吐蕃的农业非常依赖奴隶,吐蕃帝国甚至还给奴隶分出了种类和等级,有“庸”的(高等级的农奴,一般以吐蕃本族的奴隶为主,和吐蕃的战士阶层桂相对)、“扬更”(奴隶的奴隶,也就是被庸指挥的奴隶)、“宁更”的(第三等级的奴隶,也就是被奴隶的奴隶指使的奴隶)、还有“温末”的(汉人奴隶)。吐蕃的国策很简单,就是靠大小贵族驱使着“庸”带着其他的奴隶阶层去种田,让“桂”(武士阶层)们去抢夺更多的土地和奴隶,如果吐蕃帝国不能持续扩张,内部就要出问题。

吐蕃帝国就是一个停不下来的战争机器,在它巅峰时期最多可以动员40多万大军,能轻松出动十万大军和唐军抢地盘,遇到草原民族也是胜多负少。吐蕃帝国末期,随着扩张红利减少(分红利的人多了,尤其是某教僧侣大量出现后),气候变了,吐蕃帝国内部的矛盾开始激化。吐蕃帝国内部上百万的吐蕃农奴纷纷反抗,青藏高原的农奴挖掘了历代赞普的陵墓,干掉了不止一个王室后人,河西陇右的汉人更是联合各族民众一起反抗,造成了吐蕃帝国崩盘。吐蕃帝国灭亡了,吐蕃的贵族奴隶主可没消失,他们继续在世界屋脊上继续进行权力的游戏。

吐蕃奴隶主们的奢侈浪费和前辈看齐,他们手下的农奴数量可远远不足,吐蕃贵族还要时不时和亲戚们PK。按照吐蕃人的诗歌记载,谁家能拿出一件完整的札甲,那就可以换取100个农奴,战场上缴获一件铠甲就好比中彩票一样开心;就算战利品中没有完整的札甲,只是半套甲胄也能换取30个农奴了。元明清时期,整个青藏高原人口不过百万,吐蕃贵族把农奴都卖了也凑不出上万套铠甲,因此当几千名蒙古骑兵穿着汉人制造的札甲杀入青藏高原时,吐蕃贵族都跪了。

蒙古人在汉地的统治结束后,蒙古人又重回游牧经济,蒙古人也有奴隶,也有奴隶和甲胄的交换价目表,从价目表上看,瓦剌人的铠甲明显比吐蕃人的实惠。瓦剌人的奴隶价格是一个奴隶换一副铠甲,瓦剌人的卫拉特法典规定谁能从火中抢救出一个奴隶(瓦剌人的奴隶从事收集草料工作,遭遇火灾的可能性比一般人要高)、一副铠甲或者一个铁盾,他都可以获得一匹马的奖励,瓦剌人心中一个奴隶和一副铠甲是等值的。瓦剌军队中有铠甲的战士都是中产人家(蒙古语叫敦达库蒙,中等户)出身,在战斗中是冲锋陷阵的铁甲骑兵,他们冲在前面,干掉敌人后可以得到敌人的铠甲和女人。一般的战士没有铠甲,是瓦剌军队里的下等战士。

瓦剌军队每40户人家一年要上缴两幅铠甲,瓦剌大军积攒十年家底后,在理想状态下(实际上不可能,瓦剌人三年两头都作战)可以做到半数战士都有铠甲穿,战士的披甲比例远超吐蕃贵族的私军。因此明清时期,瓦剌人的骑兵可以多次杀上青藏高原,把吐蕃贵族打得落花流水。

这不是吐蕃战士不如人,实在是他们的贵族太贪婪,农奴制度太不把人当人,以至于他们的“远亲”瓦剌贵族都显得很“伟光正”(按照瓦剌贵族的说法,他们也是格萨尔王的后裔)。

关键词: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3 京津冀导购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2022245号-12   联系邮箱:434 922 62 @qq.com